2018 柬埔寨的微笑(二)~世界文化遺產「吳哥寺」的故事

DAY1()~Siem ReapTemples of Angkor (Angkor Wat)
我們在酒店游過了水、吃過了午餐,避開了「狠毒」的正午陽光,兩點鐘正式出動。我們的目的地是大名鼎鼎的「吳哥寺」(Angkor Wat),也是我們今次行程最重要的景點。
Angkor Wat 亦可稱為「小吳哥」,又或者譯作「吳哥窟」,因此一般人會誤會吳哥窟就只有「吳哥寺」,但其實吳哥窟 (或是「吳哥遺蹟」) 現存的大大小小寺廟有幾十間,分佈於四百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Angkor Wat 只是其中一間寺廟。
小范先帶我們去購票,由於遊覽吳哥窟並不是一天半天內可完成的任務,因此我們就買了 USD 62 的三日票,購票時要即時拍照並 scan 在門票上,所以不怕被盜用。由於阿斐未滿十一歲,所以剛好不用購票,不過當遇上查票時就要出示護照副本以證明「未夠秤」。
繼續行程,我們不久就去到了吳哥寺西參道的停車場,眼看停車場混雜著各式攤檔,車子和 tuk tuk 又好似隨意亂泊般,不過我們都相信這就是當地人的習慣,亂中自有序。

吳哥寺 (Angkor Wat)
橫跨寬闊的護城河上的是「彩虹橋」,不過由於現正維修中,我們就要改行浮橋,然而阿斐反而喜歡,因為可以「彈吓彈吓咁行」。過了橋就是「西塔門」,而我們就正式步進了吳哥寺的範圍。

▲蛇神那迦象徵了水的力量



西塔門
在西塔門外,我們看見了一些七頭蛇的雕像,原來那就是印度神話中的蛇神「那迦」(Naga)。這些「那迦」像大多有七個頭,有時亦會以五或九頭出現,身體則長長的形成欄桿狀般 (我們起初還以為只是一般的欄桿,有眼不識泰山!),意思是引領眾人進入神的世界。

▲西塔門是吳哥寺的正式入口

穿過了西塔門,一幅在照片上經常看到的影像,吳哥寺的五座寶塔就出現在眼前!吳哥寺是一眾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廟宇,以宏偉的建築和精緻的浮雕聞名於世。
Angkor」的意思是「城」,而「 Wat」的意思則是「寺」,吳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由高棉帝國的國王「蘇耶跋摩二世」於 12 世紀時興建,花了 35 年時間建成,據說原來的名字是「毗濕奴的神殿」,後來於 14 世紀被改建成佛寺時才易名為「吳哥寺」 (Angkor Wat)

▲吳哥寺自從 1863 年開始就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誌


藏經閣
我們沿著參道走,除了一片草地外,最顯眼的就是左右兩間藏經閣,據說右邊一座由法國人負責修葺,而左邊一座則由日本人包辦,我們當然想比較看看法國還是日本修葺得更完好,可是阿斐小姐看也不看就說肯定是日本人修得好呢!
▲由日本人修復的藏經閣


水池
經過了藏經閣,前面是左右兩個水池。據說兩個水池其實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水利系統,不過在我們眼中,水池卻是拍攝吳哥寺的最理想位置。
比較之下,左邊的水池水較多,景觀亦較為開揚,而小范亦特地提醒我們,要拍出吳哥寺的美景,必須要找個可以同時看到五座寶塔的角度。

▲池塘的倒影最能展現出吳哥寺之美

柬埔寨古稱「高棉」(Khmer),公元 400 年,高棉人建立了一個名為「真臘」的國家,而起初只是「扶南」的屬國。真臘發展至公元 7 世紀中期,在國王「闍耶跋摩一世」統治下最為強盛,版圖拓展至現今寮國和泰國境內。
可惜闍耶跋摩一世無嗣,因為王位繼承等問題,最終導至國家分裂成為「陸真臘」和「水真臘」兩國,而「水真臘」及後更為爪哇所統治。直至公元 9 世紀,當時的王子「闍耶跋摩二世」從爪哇逃回,最後並成功奪回「水真臘」和將「陸真臘」合拼,開創了高棉帝國的「吳哥王朝」。
公元 11 世紀至 13 世紀期間,高棉帝國統治了中南半島大部份地區,國力盛極一時,可說是高棉帝國最光輝的年代,而吳哥寺就是於這段時間建成。

▲池塘上荷花處處

走著走著,由於印度教對吳哥窟的影響深遠,因此小范不時會跟我們講解一些印度神話故事,可是我們「初來報到」,被滿天神佛一個又一個梵文般的名字弄得頭昏腦腫,看著小范時都不禁有點惘然,真有點不好意思呢!
其實印度教約在公元前傳入高棉,直到 12 世紀末,一直都是吳哥王朝維繫著皇室和人民的主要宗教,然而由於印度教與原本高棉文化的融合過程中,滲入了大量地方色彩,因此與原來印度教的精神、思想等均有不少出入。

▲到此一遊

印度教諸神均非單一個體,大多有不同的化身和名字,亦同時代表著不同的力量、自然現象和屬性等,而印度教主要有三大神祇,分別為「梵天」、「毗濕奴」和「濕婆」。
「梵天」(Brahma)是創造世界萬物的創造之神 (但印度神話中,梵天是從毗濕奴的肚臍中誕生的,哪到底是有雞先?還是有蛋先呢?),祂有四個面孔,大多以盤腿坐在蓮花上的姿態登場據說無論是誰向梵天祈求什麼,願望都會成真,不過奇怪的是,梵天在吳哥遺蹟中的「出鏡率」卻非常之低!而梵天其實亦即是泰國的四面佛,可是受敬拜程度於兩地可謂天壤之別
「毗濕奴」(Vishnu)是眾生的保護之神,性格溫和,常常拯救危難,其妻子是被稱為「吉祥天女」的「拉克希米」(Laksmi)。毗濕奴有四隻手 (有時是八隻),拿著法輪、法螺、神杖和寶珠,坐騎神鳥「迦樓羅」(Garuda) 或稱為「金翅鳥」(註:不是「金翅xx鳥」!)。毗濕奴據說有十個化身,其中最著名的是黑天、《羅摩衍那》中的羅摩和《攪拌乳海》中的海龜。
「濕婆」(Śiva)是破壞和再生之神,在吳哥遺跡中地位最崇高,是大部份印度廟的主神。濕婆有四隻手,額頭中間有第三隻眼,據說能噴出可以毀滅一切的神火。濕婆手持著三叉戟、手鼓和盾等,坐騎是神牛「南迪」(Nandi),而妻子是「帕爾瓦蒂」(Parvati)。濕婆同樣有不少化身,除了跳舞濕婆和苦行僧等,最特別的化身就是男性的生殖器官「林伽」(Linga)

第三層的迴廊
我們從西北角的樓閣進入了吳哥寺第三層的迴廊 (最高的是第一層),裡面有不少壁畫和浮雕,其中最吸引的是毗濕奴臥像旁的月神旃陀羅和太陽神蘇利耶,手工精緻,而且保存得相當完整。

▲月神旃陀羅坐在馬車上,被光環圍繞

步入西廊的北翼,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長達五十米的巨大浮雕。這一幅浮雕所刻畫的就是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羅摩衍那》(Rāmāyaṇa,意即羅摩的歷險經歷) 中最高潮的一幕「楞伽之戰」。

▲非常巨大的壁畫

「楞伽島」亦即是現在的斯里蘭卡,當時被十頭魔王「羅波那」 (Ravana) 佔領著,而羅波那由於垂涎印度「阿逾陀城」(Ayodha)王子「羅摩」(Rama,其實是毗濕奴的化身之一)的妻子「悉多」(Sita)的美色,更設計把她劫走。
由於「楞伽島」易守難攻,羅摩無奈之下尋求猴王和海神等的幫助,最終建造了一座通往島上的橋。在楞伽島上,雙方展開一場慘烈的大戰,而羅摩憑著猴王手下大將「哈奴曼」(Hanuman) 協助下,最後亦如願以嘗,打敗強敵,救回妻子悉多。

▲不用武器,張開口咬的就是猴軍

壁畫中仔細地刻畫出一眾登場人物,而且動作、表情生動傳神,栩栩如生,可惜當時我們仍處於頭昏腦脹的狀態中,將小范所說的誰殺了誰、誰又被誰所殺,什麼猴兄猴弟等弄得一團糟,再也分不出誰是誰呢 (有機會再來的話,一定要先「溫好書」,再仔細看壁畫、聽故事)!雖然我們三人如在夢中,一臉茫然,可小范仍講得十分落力,專業精神可嘉!

▲細心看看,原來戰士們是穿著 LV 背心打仗的

灰色的壁畫上,偶然會出現一些深紅色的部份,估計是百多年前修葺吳哥寺時,工匠們為了突顯主角們而弄上去的,應該不是壁畫原來的顏色。

▲照我估計,坐在戰車上的是羅摩和哈奴曼



淨身池
接著,我們走到了國王的「淨身池」,淨身池共有四個,傳說進入天界之前,必須先在這裡沐浴。淨身池於建造時已經考慮周詳,設有排水孔,牆壁上亦糊上了一層防止漏水的黏土,可見當時高棉人的建築技術如何超卓。

▲國王的淨身池


敲心塔
讓我們最感興趣的,是位於淨身池旁邊的「敲心塔」,小范讓我們站在牆邊,並用手敲打身體各部份,奇妙的是,無論敲任何部份都沒有特別反應,唯獨是「打心口」時卻會發出隆隆的回音,十分玄妙,讓我們嘖嘖稱奇!

▲神奇的回響


第二層迴廊
步上了第二層迴廊,大多是有關「楞伽之戰」的浮雕,然而,吸引著我們的卻是美麗的窗花。

▲窗花的剪影是五座寶塔

陽光從窗花間透進來,形成美麗的光與影世界,不過原來卻內藏玄機。據小范說,當斜陽夕照時,窗花的剪影會現出三個或五個寶塔的剪影,可見建造吳哥寺時的鉅細無遺、一絲不苟的精神。

中央塔
穿過第二層迴廊,緊接出現眼前的就是吳哥寺最神聖的區域「中央塔」。吳哥寺的建築和結構正好反映出印度教的宇宙觀,「中央塔」中最高的幾座塔象徵著宇宙中心「須彌山」(亦即是喜瑪拉雅山) 的五座高峰,是毗濕奴的居所。

▲來到中央塔下

五座塔外是三層以同心圓方式向外擴展的方形迴廊,象徵著須彌山的山脈,而迴廊與外城牆之間,據說就是當時居民的生活地方。城外的護城河象徵著須彌山的海洋,既能保護吳哥寺,也供人民灌溉和生活之用。
「中央塔」共有東、南、西、北四面,每一面均有三條樓梯,東、西面中央的樓梯較「平坦」(傾斜度也有五十多度),只供國王使用,而其他供平民使用的更為陡峭,傾斜度為七十多度,爬上去時必須手腳並用,以象徵對神明的崇敬,至於下樓梯,相信則要借助 pat pat 的幫助滑下來呢!

▲要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呢!

南面的樓梯有一段淒美的故事,事緣於 1973 年,一對法國夫婦遊覽吳哥寺,當他們從南面階梯攀上中央塔時,妻子不幸失足跌死。傷心欲絕的丈夫為免以後有旅客重蹈覆轍,於是出資修建了階梯,並設置了踏腳石和扶手,而此梯自此亦被稱為「愛情梯」(後來在東面修建了更安全的木梯後,愛情梯亦被封了起來)

▲穿上傳統服裝的高棉「仙女」

由阿斐沒有購票,因此不能爬上中央塔,媽咪負責陪著小姐,只好由我一人獨自登塔。

▲每一度門也經過精雕細啄


第一層迴廊
攀上了陡峭的木梯,就來到了吳哥寺最高的第一層迴廊。第一層迴廊連繫著中央塔的五座寶塔,每一面亦有迴廊連結到中央的寶塔,若從高空上看,就是一個「田」字形的結構。

▲毗濕奴的居所,也就是最高的一座塔

五座塔之中,位於正中央、最高的塔原本供奉著毗濕奴的神龕,但由於吳哥寺於 14 世紀時被改建為佛寺,因此神龕也隨之被移走,改放佛像。

▲不時會見到一些僧侶

圍繞著迴廊漫步,彷彿步進了另一個世界般,被一稱神聖的氛圍包圍著。我一時從不同角度去欣賞一眾寶塔,一時遠眺一下剛才進來的西塔門,一時又欣賞一下精美的仙女浮雕,不亦樂乎。

▲高塔的日落

▲回看第二層迴廊

仙女「阿帕莎拉」(Apsara) 是眾神「攪拌乳海」時所濺出的水花和霧氣變成的,往往呈現出跳舞的姿態。

▲仙女在吳哥寺「出鏡率」極高,隨處可看見不同的動作和造型

看過了中央塔,我們的吳哥寺之旅亦接近尾聲,從南門穿過了第二層和第三層迴廊,在草地上漫步返回西塔門。
吳哥寺建築之巧奪天工、浮雕之精雕細啄,無不讓我們大為讚嘆,然而,更讓我們驚嘆的,就是修復吳哥寺的偉大工程。

▲南面第三層的迴廊

公元 15 世紀,高棉帝國開始衰落,1431 年,暹羅人攻陷吳哥城,高棉人被迫遷都金邊,吳哥一眾寺廟被荒廢,漸漸為森林和泥土掩埋。
直到 1861 1 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Henri Mouhot) 為尋找熱帶動物,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了宏偉的古廟遺蹟,其資料由弟弟整理及發表於《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之中,激發起當時歐洲人對吳哥遺蹟的濃厚興趣。

▲據說發現吳哥寺遺蹟時已存在的棕櫚樹

自二十世紀初起,各國專家分別對包括吳哥寺在內的各個吳哥遺蹟進行大規模修復工程,而由於吳哥寺有護城河保護,加上建築時一細不苟,石與石之間幾乎沒有縫隙,因此風吹雨打也不怕,修復工程相對較為容易。
然而,吳哥寺至今仍在不斷修復之中,要完全回復昔日的光輝,相信來日仍方長呢!
到達吳哥寺之前,小范一早預告了這幾天由於是農曆新年假期,大陸遊客肯定非常多,但一路走來,情況也不見特別跨張,最多的就是本地人 (不過東南亞的都被我們歸類為本地人呢!),日本人和歐美遊客也佔了不少,至於香港人?相信全部去了日本和韓國吧!

▲告別吳哥寺

離開前,阿斐發現了吳哥寺一個「小秘密」,我們原以為參觀吳哥寺不可以穿短褲,但其實不太「短」的短褲亦可,阿斐一經發現,馬上精神大振,大呼明天終於可以穿上短褲,舒舒服服地遊吳哥。
今天氣溫雖然有三十幾度,但由於濕度不算高,不會感覺悶熱,比香港的夏天舒服得多。眼見阿斐雖然有點看不懂、聽不明也乖乖地陪我們走足全程而無怨言,上車前就賞她喝一個期待已久的椰青吧!

▲一人有一個椰青


告別吳哥寺,想起我們花了兩個多小時,感覺仍然是走馬看花,除了「楞伽之戰」外,也沒有細心欣賞其他壁畫,也忘了去找《花樣年華》中,梁朝偉對著說秘密的小洞,不過相信不久將來,我們一定會再拜訪吳哥寺,到時再花一天半天慢慢細看吧!

▲賣椰青的路邊攤檔

▲甘蔗婆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