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中)~『France』Lille (Place du Général de Gaulle、La Vieille Bourse、Chambre de commerce de Lille、Cathédrale Notre-Dame-de-la-Treille)
早上遊走了 Lille 幾個較為冷門的景點後,下午我們就前往最熱鬧的 Place du Général de Gaulle。說起 Lille,出發前與同事提起我將會前往 Lille 時,同事們每每都聽得一頭霧水,原來我錯誤將 Lille 的尾音拉長來讀,讀作了「Lee~」 ,可是據同事所講,正確的讀法應該是省去最後的「e」,讀作「lil」,又長知識。
Place du Général de Gaulle
Place du Général de Gaulle 通常簡稱為 Grand Place,是 Lille 最主要的地標之一,由於廣場位處舊城區中心,因此自中世紀開始就成為了 Lille 的市集和商業中心。
![]() |
▲歐洲的廣場自然少不了露天餐廳 |
十八至十九世紀期間,廣場先後進行了多次重建和擴建,現今圍繞着廣場,富有 Flanders 地區特色的建築,大部份都是於這段期間落成的。廣場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主要建築大多幸運地逃避過戰火,而戰後為了紀念 Charles de Gaulle (戴高樂將軍),廣場被命名為 Place du Général de Gaulle,並且逐漸成為了市民日常生活和舉行大型慶祝活動的地點。
![]() |
▲廣場中央的噴水池 |
![]() |
▲女神像也幫忙宣傳奧運 |
![]() |
▲Théâtre du Nord |
我們到達 Place du Général de Gaulle 之後,吸引着我們目光的並不是四周的建築物,而是廣場中央正在舉行奧運會的相關活動。只見廣場上正進行着手球和三人籃球賽,參加者則是廣大市民,大人小朋友同場獻技,洋溢着一片歡樂的節日氣氛。
![]() |
▲合家歡手球賽 |
另外,我們亦看到一個投籃過四關的遊戲,看似十分有趣,我和阿斐自然想較量一下,可惜大排長龍,讓我們無緣比拼。
![]() |
▲籃球過四關 |
看過了各項活動後,就看看廣場上的特色建築,而一眾建築中最「吸睛」的自然就是 La Vieille Bourse。
La Vieille Bourse
La Vieille Bourse 是 Lille 的舊證券交易所,建於十七世紀中期,其建築風格揉合了巴洛克風格和佛蘭德建築的傳統元素。
![]() |
▲廣場上最搶眼的 La Vieille Bourse |
除了外牆鮮明的顏色和精緻的浮雕外,La Vieille Bourse 的特別之處是由 24 間相同且互相連接的建築所組成,並且形成了一個矩形庭院。
![]() |
▲La Vieille Bourse |
![]() |
▲La Vieille Bourse 的庭院 |
我們穿過門廊,走進庭院,發現原來 La Vieille Bourse 現在成為了二手市集,有一些售賣舊書、唱片和玩具的攤檔。另外,庭院中央擺放了兩個國際象棋棋盤,可供市民對奕和比賽 (參加者自然不局限於公園阿伯)。
![]() |
▲少年棋士 |
![]() |
▲La Vieille Bourse 變成了二手市集 |
![]() |
▲尋寶時間 |
![]() |
▲來自比利時的 Tin Tin |
穿過了 La Vieille Bourse 之後,就去到了 Lille 另一個著名的廣場 Place du Théâtre。
Place du Théâtre
Place du Théâtre 的主角理論上應該是歌劇院 Opéra de Lille,但最為搶眼的,卻是擁有一座高塔的 Chambre de commerce de Lille。
![]() |
▲Chambre de commerce de Lille 的尖塔是 Lille 的著名地標 |
![]() |
▲Opéra de Lille |
這座鶴立雞群的塔高 76 米,自從昨日起,我們在 Lille 不同的地區均多次看到它的「身影」,難怪高塔被視為 Lille 最著名的地標。
除了觀光和拍照外,我們亦逛逛附近的店鋪,發現其中有些奧運主題朱古力設計都十分有趣和吸引,相信法國是少數在商品設計和包裝上能夠與日本媲美的國家之一 (根據「買物之達人」的理論,就是你明知你不需要買那件商品或明知味道一般,但其設計卻會令人自動掏腰包)。
![]() |
▲奧運獎牌朱古力 |
平時在 Edinburgh 鮮有日本人的縱影,然而這兩日在 Lille 的街頭上卻看到不少日本人,估計他們都是遠道而來為日本男籃打氣的 fans。
![]() |
▲PAUL 的外牆十分典雅 |
離開 Place du Théâtre 之後,下一站是 Lille 的聖母院 Cathédrale Notre-Dame-de-la-Treille。
Cathédrale Notre-Dame-de-la-Treille
說起聖母院,第一時間自然會想起 Paris 的 Notre Dame,所以我們都先入為主,一邊按着地圖走,一邊尋找類似的建築物。然而,當去到之後,發現 Cathédrale Notre-Dame-de-la-Treille 的外表實在讓我們有點意外,其簡樸且現代化的設計反而更像香港的一些教堂。
![]() |
▲奇貌不揚的 Cathédrale Notre-Dame-de-la-Treille |
![]() |
▲教堂外牆 |
Cathédrale Notre-Dame-de-la-Treille (或簡稱為 Lille Cathedral) 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中期,當時的 Lille 市為了保護一座曾經顯現神蹟的十二世紀聖母雕像 「Our Lady of the Treille」,因而決定興建一座大教堂,並於 1854 年正式動工,可是由於資金問題和面臨各項挑戰,教堂的工程結果持續了超過一個世紀,直至 1999 年才正式完工。
歷時 145 年建成的 Cathédrale Notre-Dame-de-la-Treille 因而融合了多種建築風格,當中最特別的是哥德式和現代元素的結合,教堂正面採用了現代的材料和風格,內部則保留了許多傳統哥德式教堂的典型元素,高聳的拱頂和精美的彩色玻璃窗就是典型的例子。
![]() |
▲我最喜愛的黑白直間 |
步進教堂內部,第一時間就被地板上的黑白直間吸引了目光,無他,因為這正正就是愛隊祖雲達斯的傳統顏色。
![]() |
▲半透明石牆? |
![]() |
▲臨時 model |
![]() |
▲扮型?真型? |
然而,讓我們嘖嘖稱奇的,卻是我們身後,亦即是教堂正門所在的一幅牆壁,明明外面看是石牆,為何從裏面看會透光呢?據說教堂正面是由藝術家 Pierre-Louis Carlier 設計,並由雕塑家 Ladislas Kijno 完成,牆壁特地用上了半透明的石材建造,在陽光照射下會顯現出一種神秘的光彩。
![]() |
▲華麗的祭壇 |
![]() |
▲小教堂 |
此外,教堂內部有一些獨立的小教堂,保留了原來的歌德式風格,在彩色玻璃襯托下更顯華麗,同樣讓我印象深刻。
![]() |
▲教堂部份採用了歌德式的建築風格 |
![]() |
▲讓人印象深刻的雕塑 |
《2024 夏日德國‧法國‧比利時連遊之「巴黎奧運篇」》
2024 夏日德國‧法國‧比利時連遊之「巴黎奧運篇」(一)~遠征比利時古城 Ghent
2024 夏日德國‧法國‧比利時連遊之「巴黎奧運篇」(二)~臭鞋酒吧 De Dulle Griet@Ghent
2024 夏日德國‧法國‧比利時連遊之「巴黎奧運篇」(三)~黃昏下的中世紀古城 Ghent
2024 夏日德國‧法國‧比利時連遊之「巴黎奧運篇」(四)~美國男籃追星記@Lille
2024 夏日德國‧法國‧比利時連遊之「巴黎奧運篇」(五)~奧運籃球觀戰記之美國vs南蘇丹
2024 夏日德國‧法國‧比利時連遊之「巴黎奧運篇」(六)~Lille 地道市場 Halles de Wazemmes
2024 夏日德國‧法國‧比利時連遊之「巴黎奧運篇」(七)~Lille 市內觀光篇
2024 夏日德國‧法國‧比利時連遊之「巴黎奧運篇」(八)~老牌糕餅店 Méert@Lille
2024 夏日德國‧法國‧比利時連遊之「巴黎奧運篇」(九)~奧運籃球觀戰記之日本vs巴西
2024 夏日德國‧法國‧比利時連遊之「巴黎奧運篇」(最終回)~奧運籃球觀戰記之希臘vs澳洲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