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中)~『京都府』美山(かやぶきの里)
美山町
我們在「道の駅」小休了一會,又再次出動,朝著目標~「美山町」進發。山區的天氣變化非常大,時晴時陰,間中還會下雨,至於目的地「美山町」的天氣如何,相信要去到才會揭盅。
世事又豈能盡如人意呢?是一個下雨天,只好先去公路旁的「食事処きたむら」吃午餐再算。
かやぶきの里
等位期間,忽然看見店外出現了少少陽光,留下了幾位女士繼續等位,我和阿佳就馬上拿起相機跑去看看。豈知原來不單止出現了驟雨中的陽光,竟還有一道美麗的彩虹橫跨在美山集落上 (豈不是變成了彩虹邨?),實在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 |
▲彩虹下的「かやぶきの里」
|
美山町位於京都府的中部,距離京都市約 30 公里,有超過 200 棟傳統的「茅葺き屋根の家屋」(茅葺民家) 分佈於多個村落中,而我們所在的「かやぶきの里」則是茅葺民家最集中的村落,合共有 38 棟。
![]() |
▲村子背後是一排排的杉樹
|
欣賞過美麗的彩虹,我們就進入村內探索,想不到陽光竟越來越燦爛,烏雲漸散,還換上了藍天,可謂驚喜一浪接一浪。
![]() |
▲走進「かやぶきの里」
|
「かやぶきの里」現存的茅葺民家大多建於江戸時代中後期,採用了「北山型民家」的建築法,屋頂有類似神社的「千木」(「X」字型的木條) 和「雪割」(橫放的,最長的一條,讓積雪不易堆積),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是在「伊勢神宮」看過類似的建築。
![]() |
▲「茅葺き屋根の家屋」(茅葺民家)
|
![]() |
▲屋頂上有「千木」和「雪割」
|
由於同樣採用茅草作為屋頂,「かやぶきの里」與白川鄉合掌村、福島縣大內宿合稱為日本現存的三大茅葺屋集落。另外,雖然美山町的茅葺民家有點似白川鄉的「合掌造り」(合掌屋),不過由於建築風格不一樣,所以美山並不能稱為「合掌村」。
![]() |
▲藍天下的茅葺民家
|
![]() |
▲驟雨中的陽光
|
美山町在香港的知名度不高,所以沒有太多來自香港的遊客,雖然今日還有一些來自台灣的旅行團,但相對已告淪陷的白川鄉,「かやぶきの里」實在寧靜舒服得多。
在茅葺民家之中探索,不時仍可看到居民生活的點滴,例如在後園踢足球的小朋友、從遠處傳來的嬉笑聲等,不過我們都盡量不去打擾人家,以免打擾這裡的純樸自然。
![]() |
▲小朋友出沒注意
|
![]() |
▲風乾洋蔥?
|
我們在村內看夠了,想找個地方影影「かやぶきの里」的全景,看看網上的照片偷師,原來「影相位」就在馬路對面的橋頭上。
![]() |
▲「かやぶきの里」共有 38 棟茅葺民家
|
看著眼前依「里山」而建的「かやぶきの里」,周圍被 800 多米的高山和杉樹環抱著,彷彿是童話中的隱世村落,讓人有種遠離塵囂感覺,非常「治癒」。
![]() |
▲被群山環抱的隱世村落
|
食事処きたむら
我和阿佳完成任務,女士們亦剛好等到位。「食事処きたむら」採用美山町出產的地道食材,店外更有自家蕎麥田,因此我們自然都點了「名物」蕎麥麵。
![]() |
▲蕎麥麵專門店「食事処きたむら」
|
另外,我們還點了親子丼和由地元工房製作的腸仔,雖然簡簡單單,但每一款都十分美味。
![]() |
▲親子丼配天婦羅蕎麥麵
|
![]() |
▲地元工房製作的腸仔
|
吃過了午飯,準備帶幾位小姐入村參觀,誰知又下起雨來,還越下越大,只好放棄。實在感謝剛才能夠有十來分鐘的好天氣,讓我們看到了「かやぶきの里」美麗的一面,可惜幾位小姐卻無緣欣賞,來到美山的節目就只是等位、食麵、上車離開!
《2018 冬の関西‧近畿紀行》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