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上)~『京都府』京都 (圓光寺、法然院、哲学の道)
根據天氣報告,京都後日會開始下雨,因此今日將會是我們今趟在京都的最後一個晴天。原本我打算一早起床去晨運,結果說好了去晨運的沒有去,反而阿佳就十分神心,沿著鴨川跑了 8 公里。
昨晚終於買到了有關「秋の京都」的旅遊書,發現了不少看似吸引的紅葉名所,一時間反而難以取捨。經過了一輪篩選,最終鎖定了「圓光寺」和「源光庵」,兩者雖然名字相近,卻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必須二選一。
由團友們投票「東」、「西」,結果就選了位於市中心東北面的「圓光寺」。其實昨晚我就已經於網上預約了圓光寺的門票,不過後來卻在心大心細之下取消了,現在只好重新再訂一次。
大伙兒去追楓前先去「すき家」吃早餐,今趟我們幫襯過松屋幾次,終於輪到了「すき家」。除了松屋和天丼てんや,すき家一向是我們最愛的連鎖食店,於香港的分店也幫襯了不少次,如今闊別了一年多,自然要再尋舊味。我點了「必吃」的「とろ~り3種のチーズ牛丼」(溶岩三種芝士牛丼),媽咪就來個新嘗試,點了「食ベラー‧メンマ牛丼」(辣筍牛丼),同樣沒有讓我們失望。
吃過早餐就乘 5 號巴士前往圓光寺。等到巴士到站,準備上車,卻發現巴士已告爆滿,團友們幾經艱辛才勉強逼到上車,心想幸好來到了三条河原町這邊上車,如果在原來的三条駅應該會上不到車。
體驗了十來分鐘「滿員巴士」,當巴士來到永観堂附近,就有大量乘客下車,車廂看似細小但下車的乘客卻仿似「落極都未完」,近兩、三分鐘才落完難道是「東華三院籌款車」?
我們在一乗寺下車,記得幾年前去詩仙堂時也來過這一帶,是一個悠閑的小社區。沿著小路尋找圓光寺,卻發現越走越偏僻,彷彿走進了郷間,而且沿路沒有路牌指示,要不是手上有 Google Maps,肯定懷疑自己走錯了方向。
圓光寺
好不容易找到了圓光寺,付上了每人 ¥1,000 參觀費,就正式開始參觀。圓光寺前身是一所由徳川家康於公元 1601 年(慶長 6 年)創建的學校,學生包括了僧人和俗人,同時學校亦發行了孔子家語和貞觀政要等書籍。及後,圓光寺於 1667 年遷到了位於比叡山山麓的現址,現為臨濟宗派寺院,寺內仍舊保留了當時使用過的木版活字印刷工具。
若論圓光寺的景色,最有名的就是「十牛之庭」,以佛家的「十牛圖」作為題材,是一個以紅葉、菁苔、泉水交織而成的池泉回遊式庭園。要欣賞「十牛之庭」之景色,除了漫步於紅葉之下,亦可以從「十牛之庭」兩邊的本堂、講堂觀賞。
![]() |
▲從講堂看十牛之庭 |
我們先去到講堂,透過講堂外緣的「框框」,確實是拍攝「十牛之庭」的最理想角度,可惜前面坐滿了正在靜心欣賞庭園的遊人,只好耐心地等待他們離開。除了我,現場其實還有不少等候理想拍攝時機的「龍友」,我們都相當有默契,打橫一字排開,以身位及眼神阻止其他人再上前。
好不容易等到前面的人離開,我們馬上「連珠砲發」,瘋狂按下快門,可惜庭園入面其實還有不少遊人,最終只能靠「P 圖」幫幫手。
相比昨日的瑠璃光院和真如堂,「十牛之庭」的紅葉就明顯過了「見頃」的最佳狀態,葉子效為稀疏,地上則佈滿了落葉,不過亦是別有一番景緻。
![]() |
▲可愛的小地藏 |
「十牛之庭」中有一個特別的裝置「水琴窟」,在一個圓形的大水盤上加上了一截竹筒,當流水經過改造過的竹筒就會產生仿似日本琴的聲音,感覺療癒。
![]() |
▲水琴窟 |
「十牛之庭」的另一邊有一片竹林,穿過竹林拾級而上,而樓梯的盡處就是東照宮的鳥居。
![]() |
▲東照宮鳥居 |
島居旁邊有一些美麗的紅葉,可惜不時有人路過,要拍攝到沒有人的一刻著實不易,想不到今日最有決心的反而是攝影師上身的 Angel,據說一等就等了十多分鐘,期間還因為等位的問題和阿伯「互啤」!
東照宮本身沒有什麼特別,但從這裡就可以回望圓光寺以致洛北一帶的景色。
![]() |
▲回望圓光寺和洛北一帶 |
![]() |
▲這一片紅葉也不錯 |
回到了「十牛之庭」,先透過本堂再看看「十牛之庭」,發現這一邊的人更多,只好放棄等待,之後順道看看以白砂和巨石組成的「奔龍庭」就告別圓光寺。原本以為圓光寺名氣不大,認識的人不多,誰知遊人不單比我們預期中為多,當中亦有不少亞洲人和香港人。
![]() |
▲本堂 |
![]() |
▲奔龍庭 |
前往下一站追楓之前,加插了一段 shopping 時間,皆因巴士站旁邊分別有業務スーパー (業務用 Super) 和サンディ (Sundi) 兩間平民超市,又是大手入貨的時間,雖然比便利店和一般的超市「抵買」,但代價就是要帶著戰利品前往下幾站。
下一站是「發炎丸」?其實是位於「哲学の道」旁邊的「法然院」。又乘坐 5 號巴士,在浄土寺巴士站下車,其實昨日前往真如堂也是於這個車站下車,不過今次就行相反方向,朝著東面進發 (早知就應該昨日一拼前往真如堂、法然院以及圓光寺)。
沿著民居之間的小路走,經過了鼎鼎大名的「哲学の道」後,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法然院」。
法然院
「法然院」起源於鎌倉時代,最初是法然上人 (僧人) 和其弟子作為念佛修行之用的草庵,之後到了江戸時代 (1680 年),知恩院第 38 世萬無和尚發願在此建立念佛道場,與其弟子忍澂合力建成了現存的伽藍的基礎。
![]() |
▲法然院山門 |
![]() |
▲山門的另一邊 |
來到了法然院的第一個節目又是「等」,因為「山門」兩邊均有一些美麗的楓葉,要在人來人往的大門影到「人去樓空」的一刻,自然就要耐心等待,幸好今日的行程和相當輕鬆,多等一會也無妨。
山門後面是兩個「白砂壇」,正如我們剛剛到過的圓光寺,通常日本的寺院會將白砂鋪在地上,再在白砂上繪出不同的圖案,但「凸起」的白砂壇就較為少見。
![]() |
▲最美麗的紅葉就在山門兩邊 |
法然院的本堂正準備舉行演奏會,職員不斷落力地邀請遊人參加,但大家的目標似乎都是紅葉,只好推卻了一番好意。
![]() |
▲多層石塔 |
![]() |
▲幾片落葉 |
法然院境內的紅葉其實不算多,主要集中在山門前後,不過就勝在環境清幽,讓我們的身心靈都得以放鬆。
哲学の道
離開了法然院之後,我們就沿著哲学の道走。每年的櫻花季節,哲学の道地必定會被遊人擠得水涉不通,不過紅葉季節就相對冷清得多,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紅葉不多,約長兩公里的哲學之道只有數十棵紅葉。
![]() |
▲哲学の道 |
![]() |
▲紅葉最密集的一段 |
提起哲学の道,媽咪就最記得附近其中一間小店的「西面」老闆娘,態度之惡劣讓人印象深刻。今趟媽咪特地留意一下小店是否還健在,原來果然已經結業,讓媽咪頓時心涼了一陣子!
![]() |
▲偷影 |
走完了哲学の道,團友們還意猷未盡,打算到永観堂繼續追楓,不過媽咪就寧可找一間 cafe 小休一會,順道讓我們寄存一下行李。
![]() |
▲ブレッツカフェ‧クレープリー |
![]() |
▲Honey & lemon crêpe |
《2022 秋の東京‧京都》
2022 秋の東京‧京都(二)~久違了的美味壽司@回転寿司根室花まる
2022 秋の東京‧京都(三)~期間限定 1:1 高達@Gundam Factory Yokohama
2022 秋の東京‧京都(四)~醉人的明治神宮外苑いちょう並木
2022 秋の東京‧京都(七)~海浜幕張三井 Outlet Park
2022 秋の東京‧京都(十一)~京都紅葉狩り@清水寺夜間拝観
2022 秋の東京‧京都(十四)~京都紅葉狩り@永観堂夜間拝観
2022 秋の東京‧京都(十八)~京都紅葉狩り@真如堂‧北野天満宮
2022 秋の東京‧京都(二十)~京都紅葉狩り@圓光寺‧法然院
2022 秋の東京‧京都(二十一)~京都紅葉狩り@再到永観堂
2022 秋の東京‧京都(二十二)~性價比無敵的燒肉店@蔓牛燒肉太田家
2022 秋の東京‧京都(二十三)~神戸三田 Premium Outlets
留言
發佈留言